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- 歡迎光臨安徽三三教育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!
如何讓電子產品為孩子正向賦能(下)丨守護“心”世界
- 分類:行業(yè)新聞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22 09:17
如何讓電子產品為孩子正向賦能(下)丨守護“心”世界
- 分類:行業(yè)新聞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22 09:17

電子產品對青少年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產生影響,如何幫孩子把電子產品從“敵人”變成“工具”,為孩子正向賦能?淮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宋玲艷將和我們繼續(xù)探討。
“孩子一回家就抱手機,說兩句還頂嘴,干脆斷網(wǎng)收手機!”
“現(xiàn)在娃離了手機像丟了魂,學習社交全在網(wǎng)上,管不住!”
面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,不少家長第一反應是“堵”和“禁”,但這樣真的有效嗎?
2023年共青團中央第五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(lián)網(wǎng)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,我國未成年人網(wǎng)民規(guī)模達1.93億,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普及率高達97.2%。其中,每天使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未成年人占29.1%,每周使用的占51%。
如今,微信溝通、抖音刷視頻、百度查資料、B站學知識,已是孩子生活常態(tài);“情緒價值”“AI工具”“搭子社交”更是他們熟悉的生活方式。
當孩子的學習、社交甚至情緒調節(jié)都與電子產品高度捆綁,簡單“斷網(wǎng)”“收手機”不僅容易引發(fā)親子矛盾,還可能讓孩子因為“怕被邊緣化”偷偷使用,適得其反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,我們要做負責任、有耐心、有智慧的家長,幫孩子把電子產品從“敵人”變“工具”,找到共生之道。
一、解密共情:找到沉迷真相,才能共情孩子
孩子沉迷手機,真的只是“貪玩”嗎?背后可能隱藏著未被家長注意的原因。電子產品對孩子而言,可能不是單純“玩具”,而是承載不同需求的“載體”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沉迷常見4類原因:
1.逃避壓力的“救命稻草”:
通過打游戲、刷短視頻,暫時拋開孤獨、煩躁、迷茫等情緒,獲取即時快樂;
2.融入集體的“社交剛需”:
班級活動靠群聊通知,同伴話題圍繞游戲展開,表情包互動是日常玩笑,孩子怕離了手機被邊緣化;
3.獲取認同的“情感寄托”:
社交媒體的點贊、評論、消息刷新,能帶來“被關注”的感覺,對焦慮型孩子吸引力極大;
4.追求刺激的“獵奇神器”:
短視頻內容五花八門、更新快速,強烈刺激感官,容易讓人沉浸其中。
家長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沉迷電子產品,別急著批評,先觀察、分析孩子依賴背后的原因。多理解、多共情,才能找到針對性解決辦法。
二、引導矯治:樹1個理念、定1個規(guī)則,從“監(jiān)管”變“同盟”
找到原因后,如何科學引導?宋局長建議家長做好兩件事:
1. 幫孩子樹立:電子產品“應用功能”>“娛樂價值”
引導孩子認識到,手機、平板不只是用來玩的,用微信可以和遠方親人視頻,用瀏覽器能查學習資料,用視頻網(wǎng)站能學興趣課程,用辦公軟件能整理筆記。
通過教育和實踐,幫孩子建立正確網(wǎng)絡觀念,提升信息素養(yǎng),學會用電子產品“解決問題”,而非“消磨時間”。
2. 和孩子共同約定家庭“電子產品使用規(guī)則”
規(guī)則不是家長單方面“命令”,而是全家需要共同遵守的“約定”,核心做好兩點:
(1)家長以身作則,拒絕“雙重標準”:
別一邊罵孩子玩手機,一邊自己刷短視頻停不下來。若需要用手機處理工作,坦誠告訴孩子:“媽媽現(xiàn)在要回復工作消息,大概20分鐘,之后陪你搭積木。”用“有需求、有度”的行為給孩子做榜樣。
(2)明確“數(shù)字邊界”,限制無效使用:
約定每天手機使用時間(如累計不超1小時)、用途(如學習時可用,吃飯、睡前禁用),避免“無意義刷手機”。約定理性消費電子產品,買得對,也要“用得對”,別讓電子產品成為“電子垃圾”。
家長要做孩子的“成長教練”,從監(jiān)督者變成孩子的同盟軍。
三、陪伴補位:用高質量陪伴,填補情感空缺
為什么有的孩子特別依賴手機?家庭原因不可忽視,缺愛型、粗暴型、矛盾型、放任型四類家庭的孩子,更易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。
當家長把手機當“育兒神器”“電子保姆”,即使父母“物理在場”也會“情感缺席”,孩子自然會從屏幕里尋找安慰。如何用陪伴“補位”?可以這樣做:
1.每日1小時“無手機晚餐”:吃飯時全家放下手機,分享一天趣事、煩惱;
2.每天30分鐘“面對面交流”:關掉電視、放下手機,和孩子聊天、玩小游戲,專注互動;
3.每周3次“沉浸式家庭活動”:如全家運動、繪畫、閱讀、爬山,讓孩子在真實世界感受快樂。
電子產品早已融入孩子的學習生活,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挑戰(zhàn)。真正的問題,從來不是“有沒有電子產品”,而是“我們怎么用它”。
作為家長,不必急于求成,給孩子和自己一點時間,在試錯、反思、調整中找到科學管理方法。用高質量現(xiàn)實互動、真實世界的溫暖,填補孩子情感空缺,才能讓他們主動走出屏幕,在科技便利與健康成長中找到平衡。
《教育第一線之心理健康》是一檔面向青少年及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節(jié)目,由安徽省教育廳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(lián)合主辦,安徽綜藝體育頻道和安徽影視頻道聯(lián)合承辦。為您解答各種心理問題,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。
播出時間:安徽廣播電視臺每周四綜藝頻道19:30、每周六影視頻道18:40播出,也可以通過“教育第一線AHTV”微信公眾號往期消息查看節(jié)目。
安徽省心理健康熱線:96312
相關資訊
安徽三三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
掃一掃關注我們
版權所有:安徽三三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皖ICP備18020693號 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 合肥